肌少症會直接造成肌肉骨骼系統的疼痛嗎?
為什麼我有疼痛的情形醫師卻是叫我做運動而不是直接治療我的疼痛呢?
——文/康銓中醫診所 陳亮伃 物理治療師
基本上肌少症本身不會直接引起疼痛,但它卻可能間接導致引發疼痛的狀況。
肌少症是指肌肉量減少,肌力減退及體能下降的狀況,這種情況不同於正常老化過程,是具有疾病的意涵,對健康有負面影響。
但肌少症是如何 間接 導致疼痛:
-
肌肉無力導致關節壓力增加
我們的關節周圍包覆著許多肌肉,正常受壓時,肌肉出力可以幫忙減少關節的壓力,但是當你的肌力無力時,肌肉就無法支撐關節,這樣關節的受力將提升好幾倍。就像大腿前側(股四頭肌)肌肉力量每減少1 Nm/kg,膝關節在走路時的壓力會增加約10%~15%,同時膝關節軟骨與半月板受到的壓力大幅上升,長期可能加速磨損與退化。
-
姿勢不良
我們身體的姿勢全靠各肌肉間的力量協調來維持,某些姿勢不良就會造成特定的疼痛,就像核心無力者容易骨盆前傾,而骨盆前傾又會造成下背痛;又像臀肌無力者比較會出現膝蓋內夾的情形,最後造成膝蓋疼痛。長期下來就會引發發炎及疼痛。
-
跌倒與受傷風險增加
因為下肢肌肉力量不足,無法在失去平衡的一瞬間利用大腿跨步來維持平衡將增加跌倒風險,而跌倒可能導玫骨折、軟組織受傷或是慢性疼痛症候群。
雖然肌少症本身不是疼痛的直接來源,但會導致肌肉骨骼系統功能失衡,進而增加疼痛與受傷的風險。透過專業的醫師診斷,再搭配物理治療師設計的個別化阻力處方與活動能力訓練,同時增加蛋白質攝取,將可有效預防或延緩這些問題的發生